7 核化报警与设备控制 7.1 报警 7.1.1 防化级别为甲级的人防工程应设置射线报警器和毒剂报警器;防化级别为乙级的人防工程应设置毒剂报警器。工程选用的报警器应满足如下性能要求:射线报警器对照射剂量率为50μGy/h的丙种射线的响应时间不应大于0.5s;毒剂报警器对沙林浓度不小于15mg/m3的染毒空气报警响应时间不应大于5s,对维埃克斯浓度不小于4mg/m3的染毒空气报警响应时间不应大于10s,对芥子气浓度不小于20mg/m3的染毒空气报警响应时间不应大于20s。 7.1.2 射线报警器与毒剂报警器均由探头、主机和连接电缆组成。其主机应设在防化值班室内,并与核化生控制中心相连。报警信息由防化值班室向中控室传输。 7.1.3 射线报警器探头应设在工程口外便于接受射线的地方。工程处于市区时,应注意不易被倒塌掩埋,距易爆易毁目标应有一定距离。探头外壳必须接地,并应有避雷、防晒、防雨和伪装保护措施。 7.1.4 射线报警器探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: 1 射线报警器探头可安装于金属支架或构筑的混凝土基座上; 2 构筑安装探头的钢筋混凝土基座,应预埋固定探头的地脚螺栓,其基本结构尺寸见图7.1.4,探头基座的混凝土强度应满足安全要求; 图7.1.4 FBB01A型丙种射线报警器探头安装图 3 射线报警器主机与探头之间的连接电缆总长不宜超过1000m,进入工程主体之前的连接电缆应用内径70mm的镀锌钢管保护,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。 7.1.5 毒剂报警器的探头设置:当战时为穿廊进风时,毒剂报警器的两个探头应分设在进风口前两侧的穿廊壁龛内;当战时为竖井进风时,探头设在每个进风竖井的壁龛内或支架上,探头外壳必须接地。 7.1.6 毒剂报警器的探头到进风防爆波活门的距离,应满足(7.1.6-1)式的要求: 式中:L——探头到防爆波活门的距离,m; τ——电动密闭阀门自动关闭所需的时间,s; Va——清洁式通风时穿廊内的平均风速,或竖井风道的平均风速,m/s。 当L不能满足(7.1.6-1)式的要求时,必须满足(7.1.6-2)式的要求: 式中:I——防爆波活门到清洁通风管上第一道密闭阀门的距离,m; V1——清洁通风管道内的平均风速,m/s。 7.1.7 毒剂报警器探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: 1 探头壁龛尺寸宜为500mm×500mm×600mm,电缆穿管出线口应设在壁龛侧壁,毒剂报警器的探头安装见图7.1.7; 2 毒剂报警器的探头与主机的连接电缆不得裸露在外,其穿管应预埋内径为50mm的镀锌钢管; 3 探头安装处宜设抗冲击波的保护措施。